缺血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手术等方式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通常由冠状动脉狭窄、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室重构等原因引起。
减少钠盐摄入有助于减轻心脏负担,每日食盐量控制在5克以下。适度有氧运动如步行可改善心肺功能,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衰症状。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可降低心肌耗氧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依那普利能改善心室重构,利尿剂如呋塞米帮助缓解水肿症状。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长期规范使用。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改善心肌供血,球囊扩张术适用于局限性狭窄病变,支架植入术能有效维持血管通畅。介入治疗后需配合抗血小板药物预防血栓形成。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适用于多支血管病变患者,可显著改善心肌缺血。心室辅助装置适用于终末期心衰患者,可作为心脏移植前的过渡治疗。
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心率变化,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激动,出现气促加重或下肢水肿明显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