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缺血可通过心电图检查、运动负荷试验、冠状动脉造影、心肌灌注显像等方式评估。心脏缺血通常由冠状动脉狭窄、血栓形成、血管痉挛、心肌耗氧量增加等原因引起。
静息心电图可发现ST段压低或T波倒置等缺血表现,动态心电图能捕捉阵发性缺血发作,检查无创且便捷,适合门诊筛查。
通过跑步机或踏车运动诱发心肌缺血,同步监测心电图变化,阳性结果表现为ST段水平型下移超过1毫米,适用于可疑冠心病患者。
经导管注入造影剂直接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是诊断金标准,可发现血管狭窄超过50%的病变,同时能进行支架植入治疗。
静脉注射放射性核素后通过SPECT或PET观察心肌血流分布,缺血区域表现为放射性稀疏缺损,对微循环障碍诊断价值较高。
日常需控制血压血糖,避免剧烈运动及情绪激动,若出现胸痛持续不缓解应立即就医,冠状动脉严重狭窄者需考虑血运重建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