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高凝状态是指妊娠期间血液凝固功能增强的生理性改变,可能增加血栓形成风险,主要与激素水平变化、血流动力学改变、凝血因子增加、纤溶活性降低等因素有关。
妊娠期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升高,刺激肝脏合成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因子,建议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血栓。
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导致下肢静脉回流受阻,建议穿着医用弹力袜,避免久坐久站,可配合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改善微循环。
妊娠期凝血因子Ⅶ、Ⅷ和von Willebrand因子显著增加,可能伴随下肢肿胀症状,需在医生评估后使用达肝素钠进行抗凝治疗。
胎盘产生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使纤溶系统活性下降,可能引发D-二聚体升高,需联合检测抗凝血酶Ⅲ活性,严重时需住院进行抗凝管理。
建议孕妇保持适度活动,增加饮水,避免高脂饮食,出现单侧肢体肿胀或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