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良恶性的区分主要依赖病理检查,临床可通过息肉形态、生长速度、大小、表面特征等初步判断,常见鉴别依据有病理活检结果、内镜下特征、患者高危因素、家族病史等。
通过结肠镜取样进行组织学检查是金标准,良性息肉多为炎性或增生性,恶性可见异型增生或癌细胞浸润,需结合免疫组化进一步鉴别。
良性息肉通常表面光滑、边界清晰,恶性息肉多呈分叶状或溃疡样,伴有充血糜烂,窄带成像技术可辅助判断微血管形态异常。
年龄超过50岁、长期吸烟、肥胖或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史者恶性风险较高,此类人群建议缩短肠镜复查间隔。
短期内快速增大或直径超过2厘米的息肉恶性概率增加,广基型息肉比带蒂息肉更易癌变,需密切监测变化。
日常需减少红肉及加工食品摄入,增加膳食纤维补充,40岁以上人群建议定期进行粪便隐血及肠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