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权威问答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心动过缓的原因及治疗
病情描述:
半年前就感觉心慌,前几天还晕倒了,送去医院检查是心动过缓,心动过缓的原因及治疗?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刘颖 副主任医师 本溪市中心医院

    心动过缓可能由生理性因素、药物影响、心脏传导系统病变、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调整、起搏器植入、甲状腺激素替代等方式治疗。

    1、生理性因素:

    长期运动训练者可能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无须特殊治疗,定期监测心率即可。

    2、药物影响:

    β受体阻滞剂、地高辛等药物可能导致心率减慢。需医生评估后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常用替代药物包括氨氯地平、缬沙坦等。

    3、心脏传导病变:

    可能与窦房结功能减退、房室传导阻滞有关,通常伴随头晕、晕厥。轻症可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严重者需植入心脏起搏器。

    4、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激素缺乏会降低心肌兴奋性,常伴怕冷、浮肿。需补充左甲状腺素钠,并监测TSH水平。

    日常避免剧烈体位变化,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出现黑矇或晕厥需立即就医。

相关文章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症状
临床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通常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是心脏的补偿期,第二个是心脏的失代偿期。对于这两个阶段,通常被称为早期和晚期。早期患者可能有右心衰竭的症状,如颈静脉充血。在晚期,患者将出现完全心力衰竭的症状,这通常表现为下肢水肿和肝脏肿大。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下肢水肿的原因
慢性肺心病下肢水肿可能是由于肺血管阻力增大,右心呼气所需收缩力增大所致。在肺心病患者中,右心功能障碍,射血能力下降,血流受阻,导致下肢水肿。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性水肿和腹腔积液,所以一定要及早做治疗,要积极的控制感染,尽量避免病情的复发。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标准
肺源性心脏病简称为肺心病,也叫做肺原性心脏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诊断可以做关于肺源性心脏病的心电图,胸部x线,血气分析,血液检查,这些检查都是可以确诊的,然后根据原因针对性的去医治,这样才可以有效消除病因。
肺源性心脏病能治好吗
心脏病的种类有很多,肺源性心脏病是其中一种,是老年人很容易出现的疾病之一,只要治疗方法正确一般是可以被治愈的,但每一个人的情况不同,还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定,积极治疗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肾血管性高血压的研究现状
一支或多支肾动脉及其分支的部分或完全阻塞引起的全身性血压急性和慢性升高,通过外科手术或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常可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