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白斑病多数情况下属于良性病变,但存在癌变风险,其严重程度与白斑类型、病变范围及是否伴随异常增生有关,主要评估指标包括均质型白斑、非均质型白斑、伴随溃疡或红斑、病理检查结果。
表现为白色斑块表面光滑,边界清晰,癌变概率较低,可通过定期口腔检查监测变化,必要时使用维A酸乳膏、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或口服胡萝卜素制剂干预。
表面呈颗粒状、疣状或糜烂,伴随疼痛或灼热感,癌变风险显著升高,需活检明确病理分级,临床常用药物包括氟康唑口腔贴片、西地碘含片或局部注射干扰素。
白斑基础上出现红色病损或经久不愈溃疡,提示重度异常增生可能,需手术切除配合光动力治疗,术后使用康复新液含漱促进黏膜修复。
活检显示轻度异常增生可保守治疗,中重度异常增生需手术彻底切除,术后每3个月复查一次,持续监测复发迹象。
患者应戒烟戒酒,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每日使用软毛牙刷清洁口腔,发现白斑增大、出血或质地变硬时须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