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肝损伤的症状主要包括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黄疸等,严重时可出现腹水、肝性脑病等表现。症状发展通常经历早期肝功能异常、进展期肝细胞损伤、终末期肝衰竭三个阶段。
药物代谢产物直接抑制肝细胞能量代谢,表现为持续疲倦感。轻度损伤可通过停药观察,中重度需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甘草酸二铵等护肝药物。
胆汁分泌异常导致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常见于抗生素或抗结核药物损伤。建议调整饮食结构,必要时使用熊去氧胆酸、腺苷蛋氨酸、硫普罗宁改善胆汁淤积。
胆红素代谢障碍引发皮肤巩膜黄染,提示肝细胞坏死。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严重者需静脉注射门冬氨酸鸟氨酸、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等解毒剂。
肝脏合成凝血因子能力下降导致瘀斑、鼻衄,多伴随国际标准化比值升高。除维生素K1补充外,必要时输注新鲜冰冻血浆纠正凝血功能。
出现疑似药物性肝损伤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治疗期间保持低脂高蛋白饮食,避免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肝毒性药物,定期监测转氨酶和胆红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