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巴利综合征可通过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血浆置换、糖皮质激素治疗、呼吸支持等方式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通常由感染触发自身免疫反应、疫苗接种后异常免疫应答、遗传易感性、肿瘤相关副肿瘤综合征等原因引起。
通过中和自身抗体调节免疫功能,适用于急性期患者,常用药物包括人免疫球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冻干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
清除血液中致病性抗体,适用于病情快速进展者,需在专科医院进行5-7次置换,可能伴随低血压或凝血异常等并发症。
抑制过度免疫反应但疗效存在争议,可选用甲泼尼龙、地塞米松、泼尼松等药物,需监测血糖和骨密度变化。
约30%重症患者需机械通气,当出现呼吸肌麻痹时需气管插管,同时进行血气监测和呼吸道管理。
急性期后应尽早开始康复训练,包括肢体功能锻炼和呼吸肌训练,日常需注意预防坠积性肺炎和深静脉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