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肢可能由创伤性损伤、血管疾病、感染并发症、肿瘤侵犯等原因引起,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紧急处理、血管重建、抗感染或肿瘤切除等治疗措施。
机械外力如车祸、机器绞轧等直接导致肢体离断,常伴随大出血和神经损伤。需立即止血包扎并尽快进行断肢再植手术,可使用氨甲环酸注射液、注射用血凝酶等止血药物。
糖尿病足或动脉硬化导致肢体缺血坏死,表现为患肢发黑、剧痛。需血管介入治疗改善血供,配合阿司匹林肠溶片、西洛他唑片等改善循环药物。
气性坏疽或坏死性筋膜炎等严重感染可导致组织坏死,出现恶臭分泌物和高热。需清创联合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万古霉素等广谱抗生素治疗。
骨肉瘤或软组织肉瘤侵蚀重要血管神经时,可能需截肢手术。术前需评估肿瘤分期,术后可能需顺铂注射液、多柔比星脂质体等化疗药物辅助治疗。
意外断肢需立即用清洁敷料包扎残端并低温保存离断肢体,6小时内就医可提高再植成功率,术后需康复训练恢复肢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