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代谢性骨病,主要表现为骨脆性增加和骨折风险升高,常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人。
骨组织中的矿物质和骨基质比例下降,导致骨骼密度降低,可能与年龄增长、雌激素缺乏等因素有关。
骨小梁变细断裂、孔隙增大,骨骼力学性能下降,通常与维生素D缺乏、钙摄入不足等营养因素相关。
可能引发椎体压缩性骨折、髋部骨折等严重并发症,常由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导致。
青少年特发性骨质疏松等少见类型,多与遗传因素或特定基因突变有关。
建议保持适量负重运动,每日摄入800-1200毫克钙剂,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出现不明原因骨痛或身高缩短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