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是一种由风湿热引起的慢性心脏瓣膜病,主要表现为二尖瓣开口面积缩小导致血液从左心房流入左心室受阻,常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乏力、咯血等,严重时可导致心力衰竭。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主要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发的风湿热反复发作导致,风湿热引起二尖瓣瓣叶增厚、粘连及钙化,进而造成瓣膜狭窄。
早期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晚期可发生急性肺水肿、心房颤动等并发症。
通过心脏听诊闻及特征性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超声心动图可确诊并评估狭窄程度,心电图和胸部X线检查有助于判断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
轻度狭窄可采用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控制症状,中重度狭窄需考虑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或二尖瓣置换术,同时需预防风湿热复发。
患者应注意低盐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心脏功能,出现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术后需长期抗凝治疗并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