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患有乙肝可通过定期产检、抗病毒治疗、新生儿免疫接种、生活方式管理等方式干预。乙肝病毒感染可能由母婴垂直传播、血液接触、性接触、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引起。
孕妇需每4周进行肝功能、乙肝病毒DNA载量检测,孕晚期增加胎心监护频率,通过HBIG联合乙肝疫苗可阻断90%以上母婴传播。
病毒载量超过10^6 IU/ml时建议使用替诺福韦酯或替比夫定,需在感染科与产科医生共同监测下用药,治疗期间每月复查肾功能。
新生儿出生12小时内需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完成0-1-6月三针程序后,7月龄检测乙肝表面抗体滴度。
避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等物品,伤口需严格消毒包扎,饮食需控制动物内脏摄入,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B族补充。
妊娠期间保持规律作息,分娩后42天复查肝功能与病毒载量,母乳喂养需根据母亲病毒复制情况评估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