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可通过乙肝五项检测、乙肝病毒DNA定量、肝功能检查和肝脏超声检查等方式确诊。诊断通常由病毒标志物检测、肝脏功能评估、影像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步骤完成。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提示现症感染,表面抗体阳性代表具有免疫力,核心抗体阳性反映既往或现症感染,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通过PCR技术检测血液中乙肝病毒载量,超过一定数值可确诊病毒复制活跃,该检查对判断传染性和抗病毒治疗指征具有重要价值。
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升高提示肝细胞损伤,胆红素和球蛋白异常反映肝脏代谢功能受损,需结合病毒学检查明确是否为乙肝所致。
超声可发现肝脏形态改变和门静脉高压征象,弹性成像能评估肝纤维化程度,必要时需进行肝穿刺活检明确肝脏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
确诊后应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和病毒载量,避免饮酒和滥用药物,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或免疫调节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