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在中医理论中属于口疮、口糜范畴,主要与心脾积热、阴虚火旺、脾胃湿热、气血不足等因素相关,可通过清热泻火、滋阴降火、健脾祛湿、益气养血等方法调理。
长期辛辣饮食或情志不畅导致心脾热盛,表现为溃疡红肿灼痛。治疗以清心泻脾为主,可选用导赤散合泻黄散加减,常用药物包括黄连、栀子、淡竹叶等。
肝肾阴虚致虚火上炎,溃疡呈淡红色伴口干咽燥。宜用知柏地黄丸滋阴降火,药物可选知母、黄柏、熟地黄等,配合少商穴放血疗法。
过食肥甘厚味导致湿热蕴脾,溃疡表面覆黄白苔膜。治疗采用清热化湿法,方选甘草泻心汤,常用黄芩、半夏、干姜等药物配伍。
久病体弱致口腔黏膜失养,溃疡反复难愈。需益气养血生肌,可服归脾汤或补中益气汤,含黄芪、党参、白术等成分。
日常应避免熬夜及辛辣刺激食物,发作期可用金银花、薄荷煎汤含漱,反复发作需配合针灸调理任督二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