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骨折后发热可能由创伤应激反应、血肿吸收、感染、脂肪栓塞综合征等原因引起,需根据具体原因采取物理降温、抗感染或住院观察等措施。
骨折后机体释放炎症介质导致低热,体温通常不超过38℃。建议家长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无须用药,24-48小时可自行缓解。
骨折部位血肿分解产物被吸收引起吸收热,多出现在伤后3-5天。家长需监测体温变化,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布洛芬混悬液等退热药。
开放性骨折或处置不当可能导致伤口感染,表现为持续高热伴红肿。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开具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等抗生素。
长骨骨折后骨髓脂肪入血引发罕见并发症,表现为高热呼吸困难。家长发现异常需紧急送医,治疗需氧疗配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等静脉用药。
骨折后72小时内需每4小时测量体温,避免覆盖过厚影响散热,发热期间补充水分和维生素C促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