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通常不建议直接打吊针,主要与体液丢失类型、电解质失衡风险、治疗优先级、静脉补液适应症等因素有关。
中暑早期以汗液蒸发散热为主,水分丢失多于电解质丢失,此时口服补液比静脉补液更符合生理需求。
快速静脉补液可能稀释血液中钠离子浓度,导致低钠血症,加重脑水肿风险,尤其热射病患者需严格监测血钠水平。
中暑急救核心是快速降温,包括脱离高温环境、物理降温等措施,补液治疗需在体温初步控制后评估实施。
仅当出现意识障碍、持续呕吐等无法口服补液情况,或已发生休克等严重并发症时,才考虑在监护下静脉补液。
发生中暑应立即转移至阴凉处,解开衣物并用冷水擦拭皮肤,意识清醒者可少量多次饮用含盐饮品,若症状持续需紧急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