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贫血患者怀孕可通过定期产检、药物治疗、营养支持和严密监测等方式管理。溶血性贫血可能由遗传因素、感染、药物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孕妇需每2-4周进行血常规和网织红细胞计数检查,监测血红蛋白和胆红素水平变化,产科医生会根据结果调整随访频率。
严重贫血可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免疫性溶血可考虑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必要时需输血治疗,禁用可能诱发溶血的药物。
每日补充叶酸400-1000微克,增加富含铁元素的红肉和深绿色蔬菜摄入,同时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B12的足量供给。
关注胎动变化,定期进行胎心监护和超声检查,出现黄疸加重、酱油色尿或宫缩等异常需立即就医,妊娠晚期需评估分娩方式。
建议孕妇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及时就医,分娩后仍需继续监测贫血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