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孕妇肝功能异常可通过定期监测、抗病毒治疗、营养支持和心理疏导等方式干预,通常与病毒活跃复制、妊娠生理负担、药物肝毒性或合并其他肝病等因素有关。
建议每4-6周复查肝功能、乙肝DNA载量及肝脏超声,动态评估病情变化。妊娠中晚期需增加胎儿生长监测频率。
当乙肝DNA超过一定阈值时,可遵医嘱使用替诺福韦酯或替比夫定等妊娠B类抗病毒药物。这类药物可能与病毒载量下降、肝功能改善有关,需警惕肾功能监测。
每日摄入优质蛋白1.2-1.5g/kg,优先选择鱼肉、豆制品。适量补充复合维生素,避免高脂饮食加重肝脏代谢负担。
孕期焦虑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影响肝功能,建议参加孕妇学校或专业心理咨询,学习放松技巧降低应激反应。
分娩后仍需持续监测肝功能,母乳喂养需结合病毒载量评估安全性,新生儿出生12小时内需完成乙肝免疫球蛋白和疫苗联合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