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感冒时出现抽筋可能与高热引发电解质紊乱、脱水肌肉痉挛、病毒毒素刺激神经或儿童热性惊厥有关,可通过补液退热、纠正电解质及抗病毒治疗缓解。
体温超过39℃加速汗液蒸发,导致钠钾钙流失。建议口服补液盐或香蕉牛奶补充电解质,药物可选用口服补液盐Ⅲ、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门冬氨酸钾镁片。
发热时水分摄入不足使肌肉细胞脱水收缩。家长需每2小时喂食温水,必要时静脉补液,药物可选择氯化钠注射液、复方电解质注射液、维生素D3注射液。
流感病毒释放的毒素可能干扰神经传导。需及时使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配合布洛芬退热,药物包括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扎那米韦吸入粉雾剂、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
5岁以下儿童中枢神经未发育完善,体温骤升易诱发抽搐。家长需立即侧卧防窒息,记录发作时长,急诊可用地西泮注射液止痉,药物包含地西泮栓剂、咪达唑仑鼻喷剂、苯巴比妥钠注射液。
出现抽筋时立即松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记录抽搐时间与表现,体温超过38.5℃需服用退热药,反复发作或持续超过5分钟须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