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末支气管狭窄导致呼气困难主要与气道阻力增加、肺泡内气体滞留、呼吸肌疲劳、继发肺气肿等因素有关。
终末支气管管径狭窄时,气流通过受阻,呼气期气道动态塌陷进一步加重阻力,需通过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茶碱缓解症状。
狭窄导致呼气不完全,肺泡残气量增加使肺容积增大,可能引发二氧化碳潴留,需配合呼吸训练及无创通气改善气体交换。
长期用力呼气可导致膈肌及肋间肌代偿性收缩过度,出现呼吸肌耐力下降,建议进行腹式呼吸锻炼并控制原发病进展。
慢性气流受限可能破坏肺泡结构,形成肺气肿病变,表现为桶状胸和低氧血症,需联合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抗纤维化药物吡非尼酮干预。
日常应避免烟雾刺激,监测血氧饱和度,急性发作时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介入支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