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口传播可能引起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伤寒、霍乱等疾病,常见于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
1、细菌性痢疾
志贺菌感染导致肠道炎症,表现为发热、腹痛、脓血便,需用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等抗生素治疗。
2、甲型肝炎
甲肝病毒通过污染食物传播,引发乏力、黄疸,可用水飞蓟宾等保肝药物,建议接种疫苗预防。
3、伤寒
伤寒沙门菌感染出现持续高热、玫瑰疹,需用头孢曲松等药物治疗,重症可能并发肠穿孔。
4、霍乱
霍乱弧菌导致剧烈腹泻脱水,需快速补液并应用多西环素,疫情时须严格隔离患者。
饭前便后洗手、避免生食可有效预防粪口传播疾病,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并进行粪便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