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食积发热可通过调整饮食、腹部按摩、药物干预、就医评估等方式治疗。食积发热通常由喂养不当、消化功能弱、肠道菌群紊乱、继发感染等原因引起。
减少单次喂养量,选择米汤、山药粥等易消化食物,暂停高蛋白高脂肪辅食。每日分5-6次少量进食,两餐间适当饮用温开水。
家长需以掌心顺时针按摩患儿脐周,每次5分钟每日3次。按摩前搓热双手,力度以皮肤微红为度,可配合婴儿润肤油使用。
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保和丸、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健胃消食片等中成药。药物多含山楂、神曲等成分,需观察服药后大便性状变化。
若发热超过38.5℃或持续24小时未退,家长需及时就诊排除肠套叠等急腹症。血常规检查可明确是否存在细菌感染需抗生素治疗。
日常注意记录患儿排便次数与性状,避免强迫进食。发热期间保持室内通风,每4小时测量体温并做好物理降温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