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载量较高时怀孕可能增加母婴传播风险,主要危害包括胎儿宫内感染、分娩时接触传播、产后母乳喂养传播,以及孕妇肝功能异常加重。
高病毒载量孕妇在妊娠期可能通过胎盘将乙肝病毒传给胎儿,导致先天性感染。建议孕早期检测HBV-DNA水平,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替诺福韦酯进行抗病毒治疗。
分娩过程中新生儿接触母血和分泌物可能感染病毒。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内需接种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剖宫产不能降低传播概率。
病毒载量超过一定数值时,母乳中可能检出乙肝病毒。建议高病毒载量母亲避免母乳喂养,可选择配方奶粉替代。
妊娠可能加重肝脏负担,导致转氨酶升高甚至肝衰竭。需每月监测肝功能,出现异常时可使用熊去氧胆酸等保肝药物。
建议乙肝孕妇定期监测病毒载量和肝功能,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新生儿出生后完成全程免疫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