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出现发热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退热、核酸检测、专科就诊等方式处理。发热通常由普通感冒、流感、新冠肺炎、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体温低于38.5℃时可使用温水擦浴、退热贴、减少衣物等方法,避免酒精擦浴以免刺激皮肤。
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洛索洛芬钠等解热镇痛药,儿童需使用混悬液剂型。
发热伴呼吸道症状或流行病学史者需立即进行核酸检测,排查新冠病毒感染可能,同时做好自我隔离。
持续高热超过3天或出现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症状时,需佩戴口罩前往发热门诊排查病因。
发热期间需多饮水保持电解质平衡,监测体温变化,避免与其他家庭成员共用餐具及生活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