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的早期表现主要有低热、头痛、伤口异常感,进展期可出现恐水、怕风、吞咽困难,终末期表现为瘫痪、昏迷。
感染初期可能出现非特异性症状,包括38℃左右低热、持续头痛、伤口处瘙痒或蚁走感。家长需观察孩子被动物咬伤后是否反复抓挠伤口。
约3-7天后出现典型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咽喉肌肉痉挛导致的恐水症,患者见水或听到水声会诱发剧烈喉头痉挛。可能与狂犬病毒侵犯中枢神经有关。
患者会出现极度恐惧、躁动不安、流涎增多等症状,通常伴随怕风、怕光等感觉过敏。此时病毒已在中枢神经系统大量复制。
疾病后期转为麻痹期,出现肢体瘫痪、昏迷,最终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从发病到死亡通常不超过10天,病死率接近100%。
被可疑动物咬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并在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家长需全程陪同儿童完成5针疫苗接种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