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性胸腔积液不凝固可能与胸腔内纤溶系统激活、积液成分改变、炎症反应抑制凝血以及肿瘤相关因素有关。
胸腔内纤溶酶原激活物增多,导致纤维蛋白溶解亢进,使血液中纤维蛋白无法形成稳定凝块。常见于结核性胸膜炎或创伤性血胸,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抗结核或引流治疗。
大量浆液渗出稀释血液中的凝血因子和血小板,使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多见于心力衰竭或肝硬化导致的漏出液,需利尿剂减轻胸腔压力。
肿瘤坏死因子等炎性因子抑制血小板聚集,常见于恶性胸膜间皮瘤。可检测胸水肿瘤标志物,必要时行胸膜固定术。
肺癌转移破坏血管内皮细胞,释放促凝物质消耗凝血因子。需病理确诊后选择化疗药物如顺铂、培美曲塞等。
发现血性胸腔积液应及时完善胸水生化、细胞学检查,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出血,保持半卧位促进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