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腹泻可通过补液治疗、抗生素治疗、肠道微生态调节、对症治疗等方式改善。常见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需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针对性干预。
轻中度脱水首选口服补液盐,重度脱水需静脉补液。补液可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预防脱水性休克。常用补液药物包括口服补液盐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等。
细菌性腹泻需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志贺菌感染可用环丙沙星,霍乱弧菌感染可用多西环素。病毒性腹泻无须使用抗生素。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酪酸梭菌等益生菌可恢复肠道菌群平衡。适用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或病程超过1周的迁延性腹泻。
蒙脱石散可吸附病原体及毒素,消旋卡多曲能抑制肠道分泌。发热超过38.5℃可短期使用对乙酰氨基酚。
治疗期间建议进食低脂低渣饮食,避免乳制品及高糖食物。症状持续3天无缓解或出现血便、高热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