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小板和献血的主要危害包括轻度头晕、穿刺部位淤青、短暂低钙血症、极少数出现献血反应。这些情况多为暂时性,规范操作下严重风险概率极低。
献血后血容量短暂减少可能导致轻微头晕,平卧休息10-15分钟可缓解,建议献血后立即补充含糖饮品,避免突然起身。
穿刺技术或按压不当可能引起皮下出血,表现为针眼周围青紫,48小时内冷敷后转热敷可促进吸收,通常1周内消退。
献血小板时使用的抗凝剂可能结合血钙,引发口周麻木或肌肉抽搐,口服钙片或含钙食物可预防,症状明显时医务人员会静脉补钙。
极少数人因紧张或体质敏感出现面色苍白、出汗等血管迷走神经反应,立即中止采血并抬高下肢后多能快速恢复,发生率不足1%。
符合献血标准的人群定期捐献成分血安全可控,两次献血小板间隔应大于2周,献血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保证铁和优质蛋白摄入有助于血细胞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