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感染可能引起脑膜炎,但概率较低。脑膜炎通常由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直接感染引起,支原体感染继发脑膜炎的情况较为罕见。
支原体缺乏细胞壁,主要侵犯呼吸道黏膜,通常引发支原体肺炎。其突破血脑屏障的能力较弱,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概率较低。
支原体通过飞沫传播后多定植于呼吸道上皮细胞,仅当免疫力严重低下时可能经血行播散至脑膜,这种情况多见于免疫功能缺陷患者。
支原体相关脑膜炎症状与其他病原体所致脑膜炎相似,可能出现发热、头痛、颈项强直,但起病相对缓慢,脑脊液检查可见淋巴细胞轻度增多。
确诊需结合脑脊液PCR检测支原体DNA,治疗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克拉霉素,或四环素类如多西环素,疗程需持续2-3周。
出现持续头痛、喷射性呕吐等神经系统症状时应及时就医,确诊支原体脑膜炎后需严格遵医嘱完成抗生素疗程,治疗期间保持充足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