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骨质疏松症状主要包括骨痛、身高变矮、脊柱变形、骨折等。骨质疏松症的发展通常经历骨量减少、骨质疏松、严重骨质疏松三个阶段。
早期表现为腰背部酸痛,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全身性骨痛。疼痛程度与骨量丢失速度相关,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严重骨质疏松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疼痛。
椎体压缩性骨折导致身高缩短,严重者每年可降低2-3厘米。多个椎体骨折可形成驼背畸形,影响心肺功能。身高变矮是骨质疏松进展的重要标志。
椎体压缩骨折导致脊柱后凸畸形,表现为驼背或"老年性驼背"。严重者可能出现胸廓畸形,影响呼吸功能。脊柱变形常伴随慢性疼痛和活动受限。
轻微外力即可发生骨折,常见部位为椎体、髋部和腕部。髋部骨折危害最大,可能导致长期卧床。骨折愈合缓慢,再发风险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建议骨质疏松患者保持适度运动,增加钙和维生素D摄入,避免跌倒风险,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