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膜腔感染综合征是妊娠期或分娩期发生的羊膜及绒毛膜感染性疾病,常见病原体包括B族链球菌、大肠杆菌、厌氧菌等,临床表现为发热、胎膜早破、子宫压痛等。
细菌上行感染是主要病因,阴道菌群失衡、胎膜破裂时间延长、宫颈机能不全等因素均可增加感染风险。
依据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增高,羊水培养可明确病原体。
需立即静脉使用广谱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克林霉素等,严重者需终止妊娠。
孕期规范产检、及时治疗生殖道感染、避免不必要的阴道操作可降低发病概率。
孕妇出现持续发热或阴道分泌物异常应及时就医,治疗期间需卧床休息并加强营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