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主要流行于夏秋季节,高发期为7月至9月,主要与蚊虫活跃期、气温湿度条件、人群免疫水平、动物宿主活动等因素相关。
库蚊作为主要传播媒介在夏季大量繁殖,雨季积水环境加速蚊卵孵化,导致病毒传播风险显著升高。
25-30℃高温配合60%以上湿度最利于病毒在蚊体内复制,夏秋季节的气候特征直接促进病毒扩散。
流行区儿童通过疫苗接种可获得免疫力,但非流行区流动人口可能缺乏抗体保护,易在流行季形成聚集性感染。
猪等扩增宿主在夏秋季节交易频繁,病毒通过猪-蚊-人传播链实现跨物种传播,农村地区尤为明显。
建议在流行季节前完成疫苗接种,使用驱蚊剂并安装纱窗,避免黄昏时段在稻田、养殖场等高风险区域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