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多数情况下无须使用抗生素。该病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病原体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等,抗生素仅适用于合并细菌感染的情况。
约90%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由病毒引起,表现为鼻塞、咽痛、咳嗽等症状。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右美沙芬、氯苯那敏等缓解症状。
当出现化脓性扁桃体炎、中耳炎等细菌感染并发症时,需根据病原学检查选择阿莫西林、头孢呋辛、阿奇霉素等抗生素。滥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耐药性。
支原体引起的咽炎或支气管炎多见于青少年,表现为顽固性干咳。确诊后需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克拉霉素进行治疗。
病毒合并细菌感染时可能出现持续高热、脓涕等症状。需通过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评估后,再决定是否联用抗生素。
建议多饮水、保持空气流通,若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呼吸困难等表现应及时就医。使用抗生素必须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