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后血压低可能由体液丢失过多、血管扩张、电解质紊乱、心脏功能受损等原因引起,需通过补液、降温、纠正电解质及医疗干预等方式处理。
高温环境下大量出汗导致体液流失,血容量减少引发低血压。治疗需立即补充含电解质的水分,如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输液。
体温升高使皮肤血管代偿性扩张以散热,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导致血压降低。应迅速转移至阴凉处,用湿毛巾擦拭或冰袋降温。
钠、钾等电解质随汗液丢失,影响心肌收缩力和血管张力。可遵医嘱使用氯化钠注射液、门冬氨酸钾镁等药物纠正失衡。
严重中暑可能引发热射病,导致心肌缺血或心力衰竭。需监测生命体征,必要时使用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循环。
中暑恢复期应保持凉爽环境,适量饮用淡盐水,避免剧烈活动。若出现意识模糊或持续低血压,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