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最常见为牙源性感染,其次为腺源性感染、损伤性感染和血源性感染。
龋病、牙周炎等口腔疾病未及时治疗,细菌通过牙根尖或牙周组织扩散至颌面部间隙,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需进行脓肿切开引流并配合抗生素治疗。
颌面部淋巴结或唾液腺炎症扩散所致,常见于儿童,多伴随发热等全身症状,需针对性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口腔黏膜破损或颌面部外伤后细菌侵入引起,需清创处理并预防性使用克林霉素等药物控制感染。
身体其他部位感染灶通过血液循环播散至颌面部,较为少见但病情较重,需住院进行广谱抗生素静脉给药治疗。
出现颌面部肿胀疼痛伴发热时应尽早就医,治疗期间保持口腔清洁,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