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行为症在中医称为肌肤失养或风瘙痒,多与血虚风燥、湿热蕴结、肝郁气滞、脾虚湿盛等因素相关,可通过中药调理、针灸疗法、饮食调节、情志疏导等方式干预。
长期气血不足导致皮肤干燥脱屑,伴随夜间瘙痒加重。治疗以当归饮子加减养血润燥,可配合阿胶、熟地黄等药物,外涂青黛散止痒。
过食辛辣肥甘致湿热内蕴,皮肤出现红斑渗出。常用龙胆泻肝汤清热利湿,辅以黄芩、苦参等药物,局部用三黄洗剂湿敷。
情志不畅引发气机郁结,表现为抓痕伴情绪波动。柴胡疏肝散配合玫瑰花、合欢皮疏肝解郁,需配合心理疏导改善行为异常。
脾胃虚弱水湿不化,皮肤反复湿疹结痂。参苓白术散健脾化湿,可加苍术、薏苡仁等药物,避免生冷甜腻食物加重症状。
日常需穿着棉质衣物减少摩擦,保持适度运动促进气血运行,严重瘙痒时可用金银花煎汤外洗,但反复搔抓破溃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