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肌腱损伤术后康复需通过早期保护性活动、渐进式功能训练、瘢痕管理和疼痛控制四个阶段恢复手部功能。
术后1-3周在支具保护下进行被动屈曲训练,避免主动屈指动作,防止肌腱再次断裂。使用低温热塑支具维持腕关节屈曲位,指导患者每日完成规定频次的被动活动。
术后4-6周开始主动辅助训练,采用橡皮筋牵引系统帮助肌腱滑动。6周后逐步增加抗阻练习,包括握力球训练和功能性抓握动作,恢复肌腱滑动幅度与肌力。
拆线后即开始瘢痕按压与硅酮贴片治疗,配合超声波治疗软化粘连组织。夜间使用压力手套控制瘢痕增生,每日进行瘢痕按摩促进胶原重塑。
急性期采用冷敷与非甾体抗炎药缓解肿胀疼痛,恢复期使用经皮电刺激镇痛。存在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时需介入神经阻滞治疗。
康复全程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吸烟及饮酒,定期复查调整康复方案。建议每日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