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典型骨显像表现为早期放射性稀疏区、进展期周边放射性浓聚伴中心稀疏、晚期放射性均匀浓聚或环形分布,可能伴随髋关节活动受限、跛行等症状。
三相骨显像动脉期可见血流灌注减少,血池期显示局部放射性分布减低,延迟相呈现股骨头负重区放射性稀疏或缺损,此时可能无明显结构改变。
坏死区周边出现反应性成骨活跃,骨显像表现为环形或新月形放射性浓聚,中心区仍保持稀疏状态,X线可见软骨下骨折或新月征。
整个股骨头出现弥漫性放射性浓聚,可能伴随髋臼放射性摄取增高,提示继发骨关节炎改变,CT可见股骨头塌陷变形。
双线征是特征性表现,即坏死区边缘同时存在放射性稀疏带和浓聚带,多见于激素性骨坏死,MRI检查可见带状低信号区。
建议出现髋部疼痛伴影像学异常者尽早就诊骨科,避免负重行走,可配合物理治疗延缓病情进展,晚期需考虑关节置换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