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可作为帕金森病的辅助治疗手段,常用方法包括头针疗法、体针疗法、电针疗法、穴位注射疗法等。
选取舞蹈震颤控制区、运动区等头部穴位,通过刺激改善运动功能障碍。可能与调节基底节区多巴胺能神经元活动有关,部分患者可见震颤减轻。
主要针刺百会、风池、合谷、太冲等穴位,配合肢体局部取穴。临床观察显示对肌强直和步态障碍有一定缓解作用,需配合药物控制病情进展。
在传统针刺基础上连接电针仪,选用疏密波刺激足三里、阳陵泉等穴位。研究提示可能通过调节神经递质平衡发挥作用,但疗效存在个体差异。
采用维生素B12等药物注射于特定穴位,兼具针刺与药物双重作用。临床多用于改善便秘等非运动症状,需在专业医师操作下进行。
针灸治疗需由执业中医师操作,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治疗期间保持规律用药并配合康复训练,避免擅自停用抗帕金森病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