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穿孔概率较低,多数情况下概率不足百分之一,实际风险与息肉大小、位置、病理类型、操作因素密切相关。
1、息肉大小
直径超过20毫米的广基息肉穿孔风险显著增加,可能与局部血供丰富、组织脆弱有关。
2、息肉位置
结肠弯曲部位如脾曲、肝曲及直肠的息肉更易穿孔,受肠壁薄、操作空间局限等因素影响。
3、病理类型
绒毛状腺瘤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息肉质地脆嫩,电切时易发生深层组织损伤导致穿孔。
4、操作因素
内镜操作手法不当、电凝功率过高或反复灼烧可能诱发穿孔,需由经验丰富的医师规范操作。
建议肠息肉患者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内镜下治疗,术后密切观察腹痛、发热等异常症状,避免剧烈运动促进创面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