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可能对刚切除的肠息肉产生不良影响,主要风险包括创面出血、愈合延迟、吻合口张力增加、继发感染等。肠息肉术后需保持排便通畅以减少并发症概率。
干硬粪便摩擦创面可能导致电凝痂脱落,引起迟发性出血。建议家长观察患儿大便性状,术后1周内可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4000散或小麦纤维素颗粒等缓泻剂。
排便时腹压增高会影响黏膜修复。家长需调整患儿饮食结构,增加西梅、火龙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水果,必要时短期使用开塞露辅助排便。
巨大息肉切除后肠壁薄弱,便秘可能增加吻合口瘘风险。这种情况通常伴随腹痛发热,需立即就医处理,临床可能需禁食并应用头孢曲松等抗生素。
粪便滞留可能导致创面污染。家长需注意患儿体温变化,术后2周内避免用力排便,医生可能预防性使用左氧氟沙星等药物。
肠息肉术后应保持每日1-2次软便,可适量食用猕猴桃、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剧烈运动及长时间蹲便。出现持续腹痛或便血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