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乙肝病毒e抗体阳性、乙肝病毒核心抗体阳性提示既往感染或现症感染乙肝病毒,可通过定期复查、抗病毒治疗、保肝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干预。通常与病毒复制活跃度、免疫状态、肝脏损伤程度、遗传易感性等因素有关。
每3-6个月检测肝功能、乙肝病毒DNA载量及肝脏超声,动态评估病毒活动性和肝纤维化进展。若出现转氨酶升高或病毒载量超过标准值需进一步干预。
当乙肝病毒DNA阳性且转氨酶持续异常时,可能与肝细胞炎症坏死有关,通常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可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丙酚替诺福韦等核苷类似物抑制病毒复制。
若伴随肝纤维化或转氨酶轻度升高,可能与氧化应激损伤有关,表现为肝区隐痛。可配合使用水飞蓟宾、双环醇、甘草酸二铵等药物改善肝细胞代谢。
严格戒酒并控制高脂饮食,避免熬夜及肝毒性药物。每日保证优质蛋白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E。
建议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避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适龄家属应接种乙肝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