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广基息肉0.5厘米可通过内镜下切除、定期复查、调整饮食结构、控制炎症等方式处理,通常与慢性炎症刺激、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肠道菌群失衡等因素有关。
直径0.5厘米的广基息肉存在潜在恶变风险,建议在消化内科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氩离子凝固术,术后需送病理检查明确性质。
未切除的息肉需每6-12个月复查肠镜,监测大小及形态变化。若出现便血、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减少红肉、加工食品摄入,增加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每日饮水超过1500毫升,有助于改善肠道环境。
慢性肠炎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美沙拉嗪、柳氮磺吡啶等氨基水杨酸类药物,或双歧杆菌等益生菌调节菌群平衡。
术后避免剧烈运动及辛辣刺激饮食2周,保持规律作息,戒烟限酒,有助于降低息肉复发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