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骨质疏松容易骨折。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风险与骨密度下降、跌倒概率增加、肌肉萎缩、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骨质疏松使骨小梁结构破坏,轻微外力即可导致椎体压缩性骨折或腕部骨折,需通过双能X线骨密度仪监测,可遵医嘱使用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雷洛昔芬等抗骨吸收药物。
老年人平衡能力减退易跌倒,髋部骨折风险显著上升,建议改善居家照明、安装扶手,必要时使用髋部保护器,药物可选择钙剂联合维生素D3预防。
肌少症与骨质疏松常并存,股骨颈骨折风险增加,需进行抗阻训练补充乳清蛋白,严重时需注射特立帕肽促进骨形成。
绝经后雌激素缺乏加速骨流失,易发生粉碎性骨折,激素替代治疗需严格评估适应症,可替代使用雷奈酸锶或地诺单抗。
建议每日摄入800-1200毫克钙质,进行太极或散步等负重运动,定期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和骨密度筛查,骨折后需规范抗骨质疏松治疗防止二次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