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中毒剂量通常超过每日4000国际单位且长期服用,实际安全范围受个体差异、基础疾病、药物相互作用、血钙水平等因素影响。
维生素D代谢能力因人而异,儿童、老年人及肝肾功能不全者更易蓄积中毒,建议定期监测血钙和25-羟维生素D水平。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结节病等疾病可能增加维生素D敏感性,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避免诱发高钙血症。
噻嗪类利尿剂、钙剂等药物会协同升高血钙,联合使用维生素D时应减少剂量,警惕厌食、多尿等中毒早期症状。
维生素D中毒本质是钙代谢紊乱,当血钙超过2.9mmol/L时需立即停用,严重者需静脉注射降钙素或透析治疗。
日常通过日晒即可满足大部分维生素D需求,膳食补充优先选择富含脂肪的鱼类,强化制剂使用前须评估缺乏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