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肝炎传染性最强的时期是潜伏期末期至黄疸出现前1-2周,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传染性高低受病毒载量、卫生条件、接触方式、免疫状态等因素影响。
感染后2-6周潜伏期内,病毒已在肝脏大量复制并通过粪便排出,此时患者常无自觉症状但具有强传染性。
发病前1-2周出现乏力、食欲减退等前驱症状时,粪便中病毒含量达到峰值,是社区传播的主要危险期。
黄疸出现后1周内仍具传染性,随着肝功能恢复和抗体产生,病毒排放量逐渐减少。
无症状感染者粪便持续排毒可达3个月,儿童隐性感染比例较高,易造成家庭和托幼机构聚集性传播。
预防重点在于潜伏期和症状前期的隔离管理,接触者应接种疫苗并加强手卫生,患者餐具需单独消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