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传播的乙肝患者寿命与普通人差异不大,通过规范治疗和定期监测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影响寿命的主要因素包括病毒载量、肝脏损伤程度、是否合并肝硬化或肝癌以及治疗依从性。
早期抗病毒治疗可显著抑制乙肝病毒复制,降低肝硬化和肝癌发生概率。常用药物包括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丙酚替诺福韦。
定期检测肝功能、超声和甲胎蛋白,发现纤维化及时干预。无肝硬化者预期寿命接近正常人群。
合并肝硬化患者需每6个月筛查肝癌,避免饮酒和肝毒性药物。失代偿期肝硬化可能影响生存期。
坚持终身随访,疫苗接种可预防重叠感染。新生儿联合免疫阻断成功率超过90%。
建议乙肝病毒携带者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HBV-DNA和肝脏超声,保持规律作息并避免高脂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