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压积32%属于轻度偏高,可能由血液浓缩、缺铁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原因引起。
1. 血液浓缩
剧烈运动或脱水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可通过补液纠正,无须特殊用药。
2. 缺铁性贫血
铁元素缺乏刺激血小板代偿性增高,伴随乏力、苍白,可补充硫酸亚铁、右旋糖酐铁、蛋白琥珀酸铁等药物。
3. 骨髓增生异常
造血功能异常导致血小板过度生成,可能伴随出血倾向,需使用阿扎胞苷、来那度胺等调节造血功能。
4. 原发性增多症
骨髓巨核细胞克隆性增殖引起,需羟基脲或干扰素α控制血小板数量,严重时需血小板单采术。
建议复查血常规并完善铁代谢、骨髓穿刺等检查,避免剧烈运动及高脂饮食,动态监测血小板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