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用药需严格遵循个体化原则,常用药物包括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强心苷类药物及抗凝剂,需警惕药物相互作用与不良反应。
呋塞米等袢利尿剂可减轻水肿但需监测电解质,氢氯噻嗪适用于轻度心衰,螺内酯可对抗醛固酮效应。使用期间需定期复查血钾、肾功能。
硝酸异山梨酯可降低肺动脉压,硝苯地平控释片改善右心功能,使用时应避免体位性低血压。合并低氧血症者需谨慎调整剂量。
地高辛需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老年患者易发生中毒,表现为恶心、视力异常。用药期间须监测血药浓度及心电图变化。
华法林需定期检测INR值,利伐沙班等新型口服抗凝药需评估出血风险。合并肺动脉血栓时需延长抗凝疗程,避免与NSAIDs联用。
患者应建立用药记录卡,避免自行调整剂量,定期复查心电图、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出现心悸、皮下瘀斑等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