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脑炎可能导致血压下降,但多数情况下以血压波动或升高更常见。血压下降通常与脑干受累、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严重感染或脱水等因素有关。
病毒侵犯脑干心血管调节中枢时,可能导致血压下降,需通过头颅MRI确诊,治疗以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更昔洛韦为主,同时需维持循环稳定。
病毒感染引发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时,可表现为体位性低血压,建议卧床时缓慢改变体位,必要时使用盐酸米多君等药物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重症脑炎合并全身炎症反应时可能出现休克,需监测乳酸水平,及时补液扩容,严重时需血管活性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维持血压。
发热、呕吐导致的体液丢失会加重低血压,需精确计算出入量,通过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输液纠正水电解质失衡。
病毒性脑炎患者应持续监测血压变化,出现持续低血压需警惕病情恶化,及时复查脑脊液和影像学评估。